地大新闻网讯(记者 王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深耕文化底蕴,传承奋斗荣光,五年来,我校始终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注重谋篇布局,完善顶层规划,压茬推进落实。2021年,学校“十四五”总体规划再次明确“文化卓越”的目标,提出加强文化研究、强化文化育人、扩大文化传播三项任务。2022年,《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武汉)“十四五”卓越文化建设行动计划》出台,成为指导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学校持续完善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大学文化体系,努力为学校早日建成“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厚植精神沃土。
兴校魂:精神赓续育新人
我国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汤用彤先生曾说过:“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大,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犹如人之灵魂之于身体。”
“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胸怀大局、初心如磐、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南迁办学精神,“扎根中国、胸怀天下、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攀登精神等,共同交织绘就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地大精神图谱,感召和激励着一代代地大人走过风风雨雨,用青春和汗水浇筑出最绚丽的奋斗之花。
大学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同频共振,方能产生绵延不绝的长久生命力,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办学成就展在我校举行,用千幅图片、7万余字,让全校师生共同见证学校与党、与国家、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办学历程和历史成就。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在开幕辞中说:“辉煌属于过去,面对‘两个大局’历史交汇、‘两个一百年’风云际会,面对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面对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新阶段新任务,教育报国正当其时。学校将传承红色血脉,争创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在研究型大学建设中书写奋进之笔,创造地大更加辉煌的明天。”
2021年6月28日,“与党同行 初心如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办学成就展举行
2022年11月,地大迎来70岁的生日。“70年来,我们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向、同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从来没有改变,高水平学科特色创新发展的定位从来没有改变,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从来没有改变,‘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本色从来没有改变。”在庆祝米兰平台,米兰(中国)建校70周年大会上,校长王焰新院士深情回顾了地大70年不凡的办学历程。
2022年11月7日,庆祝米兰平台,米兰(中国)建校70周年大会在未来城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
围绕庆祝建校70周年,学校出版23种校庆系列图书,发布校庆吉祥物CUGer及校庆系列文创产品,连续举办16场主题为“七秩荣光,逐梦未来”的校庆专场音乐会,推出地大记忆邮局活动,举行校庆特别展览、院士书展、寇克让等校友及师生书法书画展、教职工优秀摄影作品展、灯光秀等,在网络直播70周年校庆文艺晚会《山河为证》,建设落成校史馆、《攀登》雕塑。一系列“文化味儿”十足的活动,让地大血脉赓续传承,让地大精神生生不息。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着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2022年11月,校歌《勘探队员之歌》MV在地大官微发布,短短几日便迅速突破了10万+的浏览量。这首刻在无数地大人记忆深处的歌曲,一时间燃爆网络,更点燃了校友们的情怀,掀起了天南海北校友唱校歌的热潮。
2022年11月,校歌《勘探队员之歌》MV正式发布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与弘扬中汲取养分,大学精神更加厚重,美育铸魂更加凸显。作为全国第一支理工科高校“编钟国乐团”,地大“编钟国乐团”每年定期举办编钟专场音乐会。随着一声声时而清脆、时而雄浑的金石之声响起,编钟古乐器和二胡、琵琶等合鸣,共同构成了一支传统与时代交响的美妙乐曲。2020年,我校申报的“编钟艺术”成功入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校第一个艺术教育类国家级平台正式落户。同年,全国首个“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教育实践基地”落户我校,传承地大“舞龙”文化。
2023年4月,“礼赞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编钟音乐会在北区音乐厅举行 彭颖 摄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地大人攻坚克难,用实际行动诠释抗疫精神,丰富了大学精神内涵。国际学生“钢铁侠”志愿服务队在武汉战“疫”期间主动开展志愿服务,引起海内外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地大人创作的20幅《武汉战“疫”》钢笔画稿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英雄之城:武汉战“疫”图记》入选2022年度湖北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
筑高地:文化品牌绽异彩
推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就要推动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营造百花齐放的校园文化格局,着力塑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让优秀文化浸润大学校园,打造文化育人“高地”。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应当把我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被需要是一种幸福”“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十年、七代、520名青年参演的《大地之光》,在北京、西安、重庆等地演出60场,辐射观众10万人次。地质科学家故事常演常新,榜样之光直抵师生群众心灵,一批又一批地大人从中受益受教。有同学表示:“每次观看都能受到一次精神洗礼,都能产生新的感受和体会。”
原创话剧《大地之光》公演 资料图
在《大地之光》获得巨大成功的引领下,学校原创话剧不断推陈出新。2022年6月,我校创排的高校首部原创大型科普剧《守望》公演,这个以“长江大保护”为题材的话剧,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也引发了很多人的强烈共鸣。“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只要江在,家就一直在”……这些台词感染着现场的观众们,许多师生情不自禁流下了热泪。
2022年6月,原创科普剧《守望》公演
2023年5月4日晚,《奔跑的青春——2023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等频道及网络平台同步播出,歌曲《等着我回来》展示了我校第二次大学生长江源科考的场景,这是地大学子连续第十年登陆央视“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在这之前,《我的石头会说话》《共和国的脊梁》》《武汉伢》《观乐》等文艺节目已经连年陆续登上央视舞台,在全国观众面前尽显地大学子风采。
2023年5月4日,《奔跑的青春——2023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在央视播出,歌曲《等着我回来》选取了我校第二次大学生长江源科考的场景
与此同时,地大的攀登文化在七十年的办学历程中,也持续释放着耀眼的光芒。一代代地大人用行动书写着“扎根中国、胸怀天下、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攀登精神。2020年,12位地大人参与国家组织的珠峰高程测量活动。2022年,陈刚教授父子同时登顶珠峰,校友德庆欧珠率队在珠峰安装气象站,地大人为国家的青藏科考事业再立新功。2022年5月19日,《攀登》雕塑落成剪彩,将地大的攀登精神以视觉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2023年3月,由我校陈华文老师主导创作的绘本《攀登者》,获评湖北优秀网络文化作品。
2022年5月19日,《攀登》雕塑落成剪彩仪式在北区广场举行
作为学科特色型大学,地大有着与生俱来的实践特色,实践文化是学校特色校本文化之一。2021年7月,地大联合华中九校发起“大学生长江大保护行动计划”,师生们誓做长江大保护践行者的庄严承诺响彻会场。2022年7月,在学校的组织下,第二次大学生长江源科考启动,36名师生奔赴长江源头腹地,为高原“体检”、为长江“把脉”,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2022年7月,第二次大学生长江源科考出征
“地球科学是什么?天上的大气循环、地下的矿石油气、水里的洋流汹涌、呼吸的碳氮氧氢……都是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2022年7月11日,“宜居地球”科普大讲堂系列活动迎来第三讲,谢树成院士通过“硬核”科普,带领观众们重新认识地球。截至目前,学校举办的地球科普大讲堂和“宜居地球”科普大讲堂,已经开讲80多场,辐射人群达200万人。
在地学科普中弘扬地学文化,传递生态文明理念。地大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优秀科普图书创作出版,《跟地质学家去旅行》获评2019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国地质灾害科普丛书”获评2020年全国应急科普作品征集展示活动十佳图书作品。地大每年围绕世界地球日、世界读书日、世界减灾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地大逸夫博物馆成为中小学生“网红科普打卡地”,每年有超过百所中小学走进博物馆进行科学体验活动。2022年,地大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逸夫博物馆两单位共同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逸夫博物馆内游人如织 彭晶 摄
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方宁静。2023年4月,湖北省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及2021年度阅读推广示范项目评选结果揭晓,我校校园书香文化节获评湖北省阅读推广示范项目。地大书香文化节自2017年启动,至今已连续举办6届,每年面向全校大学生开展阅读推广,组织读书分享、结对读书、图书推荐大赛、知识竞赛等系列读书活动。为了营造读书氛围,我校校报开设“书香地大”专栏,常年刊登师生的读书评论。此外,老师们撰写的书评在《中国教育报》《解放日报》《书屋》等报刊发表。2022年,倍阅·未来城书店、“朱训书屋”等校园实体书店揭牌并正式运行。在书卷墨香的浸润里,“书香地大”氛围浓厚,阅读在校园里蔚然成风,激扬起师生的奋进之志。
2022年4月,殷鸿福院士以《读书改变我的人生》为题做读书分享
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连续举办十二届中华民族文化交流展演。民族文化的饕餮盛宴在学校精彩上演,师生们载歌载舞,品味佳肴,游戏互动,多元民族文化在交流中融合互鉴,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2023年5月18日,“礼赞二十大·同心向未来”第十二届中华民族文化交流展演举行
地大原创文化精品百花齐放,师生作品在历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中累计获得30余项奖励,其中《这一系列素描,把李德威教授画活了》《地质初心交给祖国》《雕琢武汉地标,让世界见证中国人民抗疫斗志》斩获一等奖。学校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并被授予“高校优秀组织奖”。以李德威为原型创作的音乐舞蹈剧《大地之子》、原创剧目《登峰》、视频《青春的维度》等多个作品获得省级奖项,教职工金钉子合唱团多次登上央视舞台。
增景观:环境润心塑品格
在地大校园里,化石林、四重门、校训石、院士长廊、地质队员雕塑,新添的攀登雕塑……一个个文化景观和地标,无声地诉说着这所学校悠久的办学历程,彰显着浓郁的学科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生态园林”为方向,地大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两校区“2轴5带28景”为代表的以“文化轴—景观带—单体景”相互融合的文化景观群,形成了地学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文化。
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师生感受大学文化内涵、陶冶高尚的思想情操、塑造积极的精神风貌、涵养卓越的行为品格。2022年,南望山校区院士长廊更新升级,未来城校区院士长廊正式竣工。作为重要的标志性文化景观,院士长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师生继往开来、科学报国,见证并传承着学校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集体人格。2022年11月5日,新落成的校史馆惊艳亮相,校内再添“四方印”文化景观,它是承载地大历史记忆的文化殿堂,更是地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园。2023年,我校校史馆入选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校史馆“四方印”景观亮相校园
2019年8月25日,未来城校区正式建成启用,一座生态型现代大学校园,在“武汉每天最先迎接朝阳的地方”拔地而起。地球元素、人文情怀、绿色创意浸润校园,生态之美处处可见。2020年,未来城校区图书馆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2021年,我国首个高校碳中和规划项目在地大启动。在生态型校园理念的引领下,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获得“湖北省生态园林式校园”“湖北省节水标杆高校”“湖北省近零碳排放区试点示范项目”“武汉市碳中和先锋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校园文化标识代表着学校文化形象。2021年,地大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正式发布,规范了校徽、校名中英文标准字、标识组合、校标、校训、校歌、校旗、标准色、辅助图形等基本形象元素的使用,以及校歌《勘探队员之歌》的五线谱、简谱标准版本。
树风尚:文明花开满庭芳
文明体现于细节、渗透在日常。漫步在地大的校园里,建筑错落有致,风景秀美怡人,教室窗明几净,道路整洁有序。文明用餐、垃圾分类、绿色出行、节水节电、志愿服务,每个细节、每个行动都处处彰显着文明素养、文明风尚。
文明之花,馨香满园。五年来,学校涌现出一批师生典型,殷鸿福荣获全国“2018最美教师”,李德威2018年追授“全国优秀教师”,焦养泉获评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龚一鸣领衔的教师团队入选2018年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王奉宇当选2018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翁新强、韩磊、王奉宇3名同学当选“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榜样选树宣传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
学校在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注重以文化人、以史育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文明校园建设。2020年,地大摘得“全国文明校园”荣誉,实现了全校师生多年的夙愿和渴望,每一位地大人为之振奋不已。
2020年,我校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文明创建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2021年3月25日,学校召开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全体会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正式成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协调联动、院系细化实施、师生全员参与的创建格局进一步完善。
2021年3月25日,学校召开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全体会议 张玉贤 摄
文明创建不是“一阵风”,而是“大气候”。为了推动常态化文明创建,学校印发深化创建实施方案,把文明校园创建融入党建工作年度清单,纳入处级单位考评体系,作为关键岗位职责任务,着力推动廉洁校园、师德校园、学习校园、温馨校园、科普校园、平安校园、生态校园、智慧校园、书香校园、健康校园等“十个校园”建设工程。
推动文明创建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发力、向末梢延伸,让文明创建本身成为立德树人过程,把学校建成“四为服务”“五育并举”的政治高地。自2009年起,学校党委开展“六个文明”创建评选,孕育“文明微细胞”。2021年,学校表彰2017-2020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授予10个单位“文明教学科研单位”称号,10个单位“文明管理服务单位”称号,35个班级“文明班级”称号,76户家庭“文明家庭”称号,19个班组“文明班组”称号,453间宿舍“文明宿舍”称号。
砥砺奋进,成就辉煌,接力探索,一以贯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文化育人的正确方向,进一步完善卓越文化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地,让大学文化成为培育造就一流人才、产出一流科研成果的不竭源泉。(编辑 程晓龙 审稿 陈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