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平台,米兰(中国)

地球生物学“双一流”建设项目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新突破

发表时间:2023-10-12     点击:次     编辑:张冰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建华 侯建湘 单华生 周延菲 )今年以来,我校地球生物学学科人才培养捷报频传。谢树成院士成为45年来荣获国际有机地球化学Alfred Treibs奖的首位华人科学家,朱宗敏、宋海军、黄春菊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宋虎跃、沈俊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

进入地球系统科学时代,地质学传统优势学科转型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在这一学科转型过程中,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一大关键。作为地质学“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地球生物学学科居安思危、前瞻布局,赓续接力、薪火相传,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蹚出了一条奋进之路。

地球生物学根植于70年前杨遵仪、郝诒纯和王鸿祯等院士开创的古生物学科。在传统古生物学因服务国家油气资源勘探而蓬勃发展的时期,殷鸿福院士领导的第二代集体就意识到学科发展的局限性,开始前瞻性地走学科交叉的道路,推动古生物学向生物地质学的转型,发展出了古生物地理学、生态地层学、生物成矿学等系列学科体系。在殷鸿福院士的领导下,以谢树成院士为代表的第三代集体敏锐地意识到地球生物学对发展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性。经过20多年的攻坚克难,实现了从生物地质学向地球生物学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国际地球生物学发展的一支重要的领导力量。

杨遵仪(中)、殷鸿福(左)、谢树成(右)三代院士合影

从古生物学到生物地质学再到地球生物学的学科转型发展,其核心在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地球生物学学科不遗余力地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搭建各种大平台,先后牵头组织了我校承担的第一个973项目、第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是我校唯一获得两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的学科,与其他学科联合组建了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殷鸿福院士(中)荣获全国最美教师时学科三代师生代表合影

在搭建这些大平台过程中,学科尤其注重交叉人才队伍的建设,着力将地球生物学与生命科学、行星科学、现代信息科学,以及地球科学内部的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等不同层次的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推动地球生物学教育教学体系的转型发展,建立以地球生物学前沿科学研究带动高层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打造地球生物学人才培养中心。

今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的5位学科成员均是深入开展学科交叉而取得创新性突破的典型代表。宋海军将大数据与数值模拟等新技术融入地球生物学,朱宗敏专注于地球物理学与地球生物学的结合,宋虎跃将地球生物学与地球化学交叉,黄春菊致力于天体等地外因素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沈俊则关注地球深部过程对表层系统的影响。

新发展格局下地球生物学教学和课程改革研讨会的部分学科成员合影

以这些国家高层次人才为代表的地球生物学第四代年轻集体,正踔厉奋发,接力推进地球生物学学科的创新发展之路,带动传统地质学向地球系统科学的快速转型发展,激发传统优势学科的新动能,为学校早日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编辑 王俊芳 审稿 尚东光)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