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平台,米兰(中国)

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发表时间:2023-10-20     点击:次     编辑:张冰

地大新闻网讯 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我校干部师生高度关注论坛盛况,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方式收看收听相关报道,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演讲在广大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党委书记黄晓玫: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演讲站位高远、内涵丰富,擘画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国相交在于民相亲,高校在国际合作交流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地大始终坚持服务“一带一路”,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发挥地球科学领域学科、人才、科技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术、文化交流,努力在拔尖人才培养、前沿问题研究、高端平台建设、重大项目合作等方面取得更好成绩,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做出新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王焰新: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演讲充分彰显了胸怀天下的大国担当和领袖风范,八项行动为新起点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澎湃动力。十年的经验表示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十年的显著成果充分证明这是和平发展之路、开放共赢之路、机遇希望之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共建“一带一路”,高校可以也应该有所作为,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学术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和“一带一路”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要坚持学术导向和国家目标,找准“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目标的契合点,建设一流学科专业,努力使学校处于国际学术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积极提供科技创新支撑;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主动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学术交流,为促进沿线国家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展现新作为。我们将继续发挥在地质环境、能源资源等领域的学科和科技优势助力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方面的合作,为推动实现沿线各国的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建威: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演讲,倍感振奋。“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洞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的背景下提出的。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全球大多数国家和重要国际组织的认可与支持,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动能,造福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增强了人类携手应对当今世界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开放包容、和平发展、美美与共的外交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项行动,为今后一段时期世界各国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擘画了新的蓝图。我相信,基于世界各国的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并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和重要保障。我们要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指引下,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教育、科技、人文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高质量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实践。

丝绸之路学院院长甘义群: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一带一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们聚焦国际化人才培养,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2014年成立“丝绸之路学院”,迄今培养5000多名来华留学生,来自世界110个国家,其中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学生占80% 以上。依托学校学科、人才、科研和国际化优势,学校与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分别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武汉学院”“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东盟学院(武汉)”,2023年3月,与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成立“中国-非洲地学研究中心非洲学院”;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地学教育中心”,实施“全球地矿人才留学中国项目”,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东盟和非洲国家开展地球科学国际合作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有力地提升了学校国际化办学与国家战略的匹配度,提升学校来华留学教育对“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的贡献度,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战略。

科学技术发展院常务副院长胡祥云:“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繁荣发展。本次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力,尤其为我国高等教育及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机遇,高校教育科技人员应积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加强教育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培养更具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为携手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章军锋: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演讲振奋人心,十年来的蓬勃发展和丰硕成果让全体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面对新起点和新机遇,我们要发挥学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科技和人才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及应用,进一步深度参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国内外找矿行动等国家重大战略,为“一带一路”能源资源调查研究、维护世界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共同发展贡献地大力量。

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建伟: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演讲充分彰显了中国追求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坚定决心和非凡勇气。一边是在战争硝烟和炮火下的大量平民百姓流离失所,一边是团结协作下互联互通和绿色发展,全世界人民都在看着中国,事实胜于雄辩,高峰论坛得到了“一带一路”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拥护。自主人才培养不是吹出来的,需要大家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教育强国也不是评出来的,要靠我们大家流血流汗拼出来。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将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围绕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努力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吴元保:听了习近平的主旨演讲,为共建“一带一路”第一个十年结出累累硕果深感振奋。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面临冲击,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互联互通贡献力量,为国际经济合作搭建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动力。我们在办学中坚持标准,追求卓越,正为探求地球与行星科学奥秘,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一流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共建“一带一路”为地球科学可持续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学院一直与“一带一路”国家在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耕耘不辍,未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在地质矿产开发、地球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地学本硕博各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必将有更大的作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资源学院院长严德天:共建“一带一路”跨越不同地域、不同文明、不同发展阶段,超越意识形态分歧和社会制度差异,推动各国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同繁荣,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资源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共建“一带一路”,鼓励和支持共建国家在资源能源领域实施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方案,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将有助于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的转移和创新。同时,共建“一带一路”也将推动全球资源的协调利用和绿色经济的共同发展,为全球低碳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峻峰: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这一倡议根植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土壤。在西方全球治理理念失灵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从古“丝绸之路”精神中汲取了“和合共生”“义利合一”“天下为公”“和而不同”的全球治理中国智慧,超越了“零和博弈”和“赢者通吃”的陈旧与狭隘,蕴含了新型全球化的新理念新机制,传递的是人类文明多样、平等、包容、和谐的新文明观。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无论是推动“硬联通”“软联通”还是增进“心联通”,都需要以语言服务作为支撑,共建“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外语人才大有可为。“用语言铺路,促民心相通”,在促进与沿线国家语言互通和资源环境领域合作方面我们要精准发力,培养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复合型、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为推动“一带一路”绿色高质量发展交出精彩的“地大答卷”。

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冯庆来:我全程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深有感触。我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受益者,也是该倡议普惠东南亚国家和人民的见证者。我于2000年开始东南亚地质学研究,2004年以来,我每年都去老挝开展野外调查,2010年之前,老挝许多村镇几乎全部为茅草房,社会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共建“一带一路”之后,老挝整个国家每年都有新的变化,特别是老挝北部地区,通了高铁,村镇换了新颜,现在的村镇以洋房为主,盖起了许多工厂和超市,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当地人民总是赞赏中国,是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国合作,带来了老挝人民的幸福生活。

印尼籍留学生、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2020级工业设计专业冯巧平:我全程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备受鼓舞。10月17日,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的雅万高铁正式运营,这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将雅加达和万隆两城间的旅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成为印尼运输业进一步现代化的标志,印尼迈入高铁时代。习近平主席演讲中提到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印尼俗语“一朵花不会带来春天,而一百朵花会让花园绽放春意”,不谋而合。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并推动落实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我立志用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建设我们的国家,做中外友谊的使者,做世界和平的维护者。

巴基斯坦籍留学生、地球科学学院2021级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易思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巴中经济走廊在中巴两国务实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形成以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为重点的合作布局,取得丰硕成果,极大促进巴基斯坦经济发展,让当地社会面貌和百姓生活焕然一新。巴基斯坦很荣幸有中国这样的铁杆朋友。我会在地大努力学习,希望学有所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共建“一带一路”的建设者、推动者和传承者。( 编辑 王俊芳 审稿 尚东光)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