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平台,米兰(中国)

【新疆日报】问玉昆仑

发表时间:2024-07-27     点击:次     编辑:孙彦钦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任江

一个个透明的展柜中,摆放着形态各异、精美的谷纹玉璧、玉熊、青白玉双童饰件等玉器,它们是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玉器,都是珍贵的文物。这些代表中国各历史时期制作工艺巅峰的玉器有一个共同之处——原料都来自新疆,经过各时期各地能工巧匠之手,成为精美的玉器,并流传至今,是承载中华玉文化精神的绝好载体。

在7月18日开展的“国玉回家——和田玉石精品展”上,这20件玉器文物从全国各地回到“老家”。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这是中华文化经典《千字文》中的一句。美玉出自昆仑山,而新疆和田地区又是出最好的玉石之地,是新疆玉石的扛鼎者。有着温润质地的和田玉,经过匠心独运的制作,被赋予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散发出迷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风采。

“玉成中国”贯穿古今

在第十四届和田玉石文化旅游节中华玉文化主旨演讲会场的巨幅背景板上,有一只侧首回身的玉凤形象。这是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凤,也是和田玉国宝。

“和田玉在中国玉文化中的地位,可以用‘玉中之王’‘玉中桂冠’来形容。”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品鉴定中心原主任岳峰说,和田玉为中华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现在仍有巨大贡献。

岳峰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衔玉而生”的民族,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现今,玉石文明贯穿了中华文明的始终,是在中华文明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延续时间最长而且没有间断的物质文化载体。“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任何一个时期,中国人都没有离开过玉,玉以及所蕴含的精神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岳峰说。

中国是世界文化史上长盛不衰、大放异彩的“玉器之邦”。早在1万年前左右,原始先民就开始用玉料制作工具和装饰品,此后的历朝历代更是将玉器广泛用于祭祀、礼仪、丧葬、装饰等生活的各个领域,由此也产生了“玉成中国”说。

关于新疆和中华玉文化的血脉相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叶舒宪用“西玉东输”来形容。他认为,在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范式中,玉石神话信仰被确认为玉文化发生的关键要素。夏商时期,就完成了新疆和田玉输入中原文明的数千公里通道路网。

叶舒宪说,根据考古资料,和田玉向中原输送的时间大约有5000年—6000年之久,以新疆和田为中心,向东西两翼运出和田玉,沿河西走廊、青海道或北部大草原向东渐进到达中原地区,“玉石之路以和田玉为媒介,不仅为后续的丝绸之路开辟了道路,而且在传播东方文化和艺术,沟通东西方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脉悠远助力前行

诞生了国玉的新疆,曾经是玉石之路源头的和田,要如何扛起中华玉文化传承的大旗?

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博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原古代玉器暨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朝洪认为,和田玉是中华玉文化的物化载体,在中华玉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有着独特的轨迹,要认真研究、总结中华玉文化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努力弘扬中华玉文化所承载的大国工匠精神及所具有的哲学、美学价值。

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副主任张剑则从和田玉产业发展破题,“和田是中华玉文化的摇篮,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应有效提升和田玉石文化人才技艺水平,持续加强和田玉资源合理开采利用,提升和田的文化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该中心已与和田地区联手,将举办全国工艺品雕刻工职业技能竞赛和田赛区选拔赛,并将联手培育创建和田玉产业集群项目。

在中国玉雕界,有众多对和田玉如痴如醉的工艺美术大师、玉雕大师,尤其在新疆,也有一大批因家乡的和田玉而骄傲的玉雕人。

中国玉雕大师马学武,几十年沉浸在与和田玉的对话之中。在他看来,和田玉温润的质地、柔和的光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国人深入骨髓的温和、善良、仁义的性格契合。“我是新疆人,和田玉出在我的家乡,我为家乡骄傲。”马学武说。

产业发展助力传承

“中华玉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需要强大的人才队伍,而玉石产业的发展是人才队伍的根基之一。”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武汉)珠宝学院院长杨明星教授认为,新疆要推动玉石产业发展,从而助力传承、创新中华玉文化。

7月21日,和田市高温在35摄氏度左右,而在和田玉都城,这里的气氛比气温还高。远远望去,露天玉石摊位一个挨着一个,一眼望不到头。走进市场,吆喝声、直播声交织在一起。“和田玉产业正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期。”新疆和田玉石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新疆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国钦说。

如今,作为和田玉最为重要的市场,和田地区已对和田玉产业发展作了整体规划,形成了从采挖、加工、销售、观光于一体的特色产业旅游链条。目前,和田地区玉石从业人员已超过1.7万人,年交易额达30亿元左右。

和田玉保护发展中心主任史培宏介绍,和田玉资源在中国主要以昆仑山脉为主,除了和田地区,且末、若羌、叶城等地也产和田玉。和田地区凭借质量等级最优、储量最丰富、享誉中外的和田玉子料资源,形成了和田玉作为国玉的品牌概念。如今,围绕和田玉资源,新疆多地迎来了玉石产业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

“和田玉资源珍贵稀少,亟须一个规范标准和公平交易平台。”马国钦认为,新近发布的《和田玉(子料)鉴定地方标准》,重点从4个方面予以规范。首次明确名称和产地,首次对和田玉(子料)表面毛孔、裂隙特征、指甲纹、皮色颜色做出明确规范。“《和田玉(子料)鉴定地方标准》的出台,让和田玉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他说。

“近年来,和田地区以打造和田玉交易中心、和田玉文化旅游中心、和田玉大数据中心、和田玉生产加工基地、和田玉直播基地为目标,紧扣玉石产业发展规划,在发挥和田玉原产地优势、打造和田玉品牌建设工作上下功夫、做文章,形成集和田玉勘探采挖、公盘交易、生产加工、交易销售、旅游观光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史培宏说。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会长叶志斌对新疆和田玉的未来充满信心,“和田玉以其温润细腻的质地、精湛绝伦的工艺、浓郁的艺术表现、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珠宝玉石界的璀璨明珠,和田玉产业发展态势未来可期。”

链接:http://xjrb.ts.cn/xjrb/20240726/228749.html

(原载《新疆日报》2024年7月26日)


最新动态